羌虎專欄 | 聊山 - 登山運動傷害

羌虎聊山 - 登山運動傷害                  

作者:黃耀禾


明天要去郡大龍貓公車,今天來回憶一下去年羌虎聊山的這題,登山運動傷害

大家習慣把登山造成的運動傷害分成兩大類,急性與慢性。關於在登山途中發生的急性運動傷害從 WMAI野外急救 的角度來解析,分成兩個類型:穩定傷害與不穩定傷害,處理起來的複雜度可天差地遠,相信上過急救課的同學都已經有初步的認知了,咱們今天就不多寫這部份了。

治療慢性登山運動傷害我不行,如果你在登山的過程中有登山嚮導或教練,跟你說他可以治療你的多年膝蓋陳疾或是腰酸背痛,那他可能是-物理治療師,或是-運動傷害科醫師之類,或是久病成良醫的/神/仙?但都不是我。
如果已經有嚴重的下肢關節、肌肉、肌腱、韌帶或脊椎周圍的慢性運動傷害,登山可能不是一項好的復健運動。在大部分的登山過程都有極大可能讓輕微的慢性運動傷害更加惡化,請快點去看醫生。

慢性登山運動傷害,多半是長時間累績造成的(過度疲勞),或是急性運動傷害後沒有痊癒就急著訓練或登山(恢復不完全),都會讓行走的動作、姿勢跑掉,代償姿勢一出現,如果沒有及時調整過來,很容易讓另一個地方也不正常使用,造成疼痛的不良循環。

登山傷害常見例子(一):腳踝扭到尚未痊癒就接著做長天數縱走登山,可以預見接下來膝蓋爆掉的可能性大大提高
登山傷害常見例子(二):負重超過核心穩定能力,超時(壓縮登山行程),疲勞恢復不全(摸早黑),開始腰痛背痛,當核心撐不住背包的重量後,重心跟不上前進步伐,不久之後膝蓋又要爆掉是可預見的。

有人說:那就不要背重啊,極致輕量化就好。如果只想到這個程度其實也沒有錯,畢竟這是入門登山就容易讓自己不受傷的方法之一,也最容易達成。
但總是又輕又快又壓縮行程,其實並不會讓你變更強壯,也只是假性成長(百岳成長、環境熟悉度增長)若不變強壯,受傷也是遲早會發生的。(避免急性傷害有一件積極的做法是讓自己也變得更強壯)。
於是我找到我自己避免慢性運動傷害的方法,有壓力的行程要背得輕,也要知道正確的行走姿態,這很重要。然後就是找個舒適的山區週期性的背包負重行走訓練,“不要跟別人比重量” 請跟自己比有沒有進步或退步。隨著年紀漸增退化是很正常,正常的退化卻會影響日常與登山活動的不正常。

以上這些我個人的心得,在 野營實作課程 或 戒茂斯嘉明湖 或多或少都也有提及,還不知道要怎麼開始的羌虎朋友,最有效率的方式是在自己居住地附近健身房,找到信任的肌力體能教練來協助你,或是持續跟著羌虎教練的修煉場,我們一起來面對讓我們受傷的山,但這效果可能跟中藥一樣會比較慢喔。

 

「羌虎跨域生活:結合登山教育理念,透過豐富的實踐課程和專業指導,幫助山友們逐步建立戶外安全意識與技術,讓每個人都能自信面對山林挑戰。同時倡導保育自然環境的責任,將對山野的熱愛與敬意傳遞給更多人,實現跨域學習與體驗的完整旅程。」

 

立即前往  羌虎跨域生活

Back to blog